中德设计学院走出了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分享到

  对准国家产业需求,打造工业设计类高级人才,中德设计学院采用德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能力,打造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在合作办学中,中德设计学院通过整合国内、国外优势资源,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


  中德设计学院采用国外的模块化教学方式,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技能与实践模块、理论模块以及项目模块等。

  而基于模块化教学方式,实操性、创新性成为了中德设计学院教学的鲜明特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院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如何构建3D模型,如何进行切割打磨,如何操作设计软件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通常以实操和独创设计为主,如设计咖啡机、水龙头等物件,学生从构思、到制图、到设计、到形成成品,都是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合作来完成的,教师同步给予指导。这个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中德设计学院定期组织同学们前往国际工业设计展、博览会等进行参观,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学习历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让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独特的眼光也让我看待问题的方式跟其他人有所不同,这是我们受到合作教育的最大优势。”2017级学子区韵涛如是说。

  德方的老师全程使用英文授课,起初语言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困难,但久而久之,全英文授课给中德学子带来了极大好处,也体现了中德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下,同学们的英语能力快速提高,大多能够畅顺地跟外教老师交流。


外出参观


教师身体力行传播严谨的工匠精神


  中国和德国文化的差异性,给德方老师谢席琳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也让她因此有了更多的体验中德合作办学价值的热情。

  谢席琳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在一次课堂上,她帮助学生测量制作风扇的支撑结构。对一个简单的三角支撑结构,她再三测量,确认每个角的度数,并不断地提高其精度,达到了严丝缝合的程度,以保证产品具有耐用性和美观性。德国老师“锱铢必较”的工匠精神,让学生们明白了,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蕴藏着科学,拿出较真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

  尽职、尽责、严厉,是学生对谢席琳老师的评价,但和善也是她的本色。与其说相处模式像师生,不如说更像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学生。17级的毕业生是和谢席琳相处得最久的一届学生,现今他们已毕业走上社会,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别走!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一起探索!”这是谢席琳最想对学生们说的话。这句心里话寄托了她和同学们通过教学相长积淀下来的师生情谊。

  从谢席琳老师的身上折射出来的,是中德设计学院的人才培养文化。这样的文化,令人对在这里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俊充满了信心。


外教老师上课


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四年扎实的学习,为中德学子迎来了一场精彩的“毕业设计”。

  前期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在调研之前要想好方向,考虑做出来的产品是否有意义、有创新性。但即使前期顺利,在中后期也需要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将毕业设计做到最好,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煎熬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幸福而甜蜜的。

  2017级学子江柔纯回忆起准备毕业设计的过程打趣地说道:“毕设不易,柔纯叹气。”她的毕业设计作品是可视化电饭煲,当被问到为何想要设计这样一个作品时,她的思绪飘回从前。儿时,女孩子都比较喜欢“水晶球”,透明的水晶球能让人们看到内部的构造,产生别样美感。“那为什么不能有透明的电饭煲呢?看着电饭煲里的食物从生到熟,是件多么奇妙且美好的事情!”在想法产生后,江柔纯立即开展前期调研,投入到设计当中。努力、勤奋,加上导师认真、负责的指导,使她更快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作品,从虚无缥缈的概念到逐渐将它变成一个历经推敲的可行想法,最后制作成模型,江柔纯一步一步地克服着其中的困难。

  2017级学子郭可清对于毕业设计也极有感触,他说:“对于我来说,设计是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流。在中德设计学院四年的学习之旅,让我掌握了丰富多元的设计知识,让我更好地与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交流,发挥作为设计者的精神价值。”

  就是这样中德学子,他们在告别母校后,将到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施展抱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毕业设计展


  首届中德学院毕业生现在已经顺利毕业。不断变化,不断成长,这四年来在同学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学校近年来大力建设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的背景下,中德设计学院迈出了探索的脚步,收获了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粤ICP备05008891号 © 肇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