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院三下乡:耕读乡野间 青春著华章
分享到

本网讯 七月流金,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三支实践团队奔赴高要区禄步镇,以“红色铸魂、专业赋能、健康守护”三维发力,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助农、非遗保护、药品回收、生态调研等多元形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书写青春担当。

红色铸魂:在寻访中淬炼青春信仰

“星火燎原·红脉传承”实践团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线,深入荷路村、樟路村等地开展革命精神学习。在荷路村李连庆纪念馆内,感悟老党员“把平凡小事做到极致”的初心使命。越战老兵邹伟泉回忆1978年驻守广西边界的艰苦岁月:“天热如蒸笼,但战友并肩就不觉苦。”谢永雄老兵讲述战壕坚守的经历:“七天驻守,水需从山下扛,但‘听党指挥’刻骨铭心。”核工业老兵焦桂森则以“召必回”的誓言分享建设历程,勉励青年“把知识用在乡村振兴上”。三位老兵的讲述让队员们体会到“平凡英雄”的家国担当。

专业赋能:产学研融合助力产业振兴

学院充分发挥食品与制药工程专业优势,通过“技术革新+深加工+新媒体营销”的模式,推动校地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在双马村菠萝种植基地,“菠种希望·助力乡振”实践团与科技特派员吴秀兰副教授合作,通过田间直播推广“12(2)3技术”,展示菠萝酒、菠萝酥等深加工产品,吸引多名网友在线互动。团队还学习采摘技术,以实际行动助农增收。

“匠心质护·药绿乡行”实践团聚焦非遗产业升级,联合肇庆市食品检验所所长张华生等专家,为陈传腐乳提供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技术支持。座谈会上,学院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共商工艺优化方案,助力传统技艺突破欧盟检测壁垒。

健康守护:药品回收与生态治理并行

围绕“健康中国”与“绿美广东”战略,实践团设立药品回收摊位,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回收过期药品30余盒,并由制药工程专业教师朱峻霄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践团队员还走村入户普及药品安全知识和国家资助政策,推动政策学习走深走实。在生态保护方面,团队深入西江肉桂主产区,与企业探讨环保加工工艺;在双马村开展“护林爱桂”清扫活动,共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教育课。通过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目标。未来,食药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粤ICP备05008891号 © 肇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