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党课:以艺术之力唱响时代强音
分享到

本网讯 4月29日晚,我校在陈熹音乐厅举办“赓续百年路,砚园颂红歌”主题音乐党课,以党史教育与音乐实践相融合的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党史教育盛宴。本次党课由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党委统筹,音乐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主办,音乐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声乐教师郑以漩主讲。

创新模式,打造“五位一体”育人平台

本次音乐党课以“真理之光”“长征篇”“抗战篇”“解放篇”“新生篇”“英雄篇”“建设篇”“新时代篇”八个篇章串联起百年党史。23位教师党员、300余位肇庆学院合唱团成员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情演绎《国际歌》《十送红军》《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歌》《领航》等经典红歌,以音乐艺术与党史故事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光辉历程。学院党委书记胡隼提到,音乐党课是音乐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通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方式,有助于师生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对党的理论的理解。

音乐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创建“音乐党建品牌、音乐党课、音乐党史、艺术思政案例和艺术实践”五位一体的“音乐+党建”领航模式。

沉浸体验,感受旋律中的信仰与力量

活动现场,音乐学院师生通过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演绎红色经典,《嘉陵江上》《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等抗战曲目再现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英勇壮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唱出人民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更是历史最铿锵的回响;《歌唱祖国》作为终章歌曲,师生挥舞五星红旗,以歌声触摸历史的心跳,以信仰凝聚前行的力量。

郑以漩将《十送红军》的客家民歌曲调、《黄河大合唱》的延安窑洞创作史、《绣红旗》的重庆白公馆狱中故事等党史细节融入讲解,让观众们更直观形象地理解、重新了解回顾历史,深入感受这堂“艺术思政课程”,在“沉浸式”音乐课堂中触摸信仰温度。

师生共话,传承中华民族红色基因

这场音乐党课在艺术课程与红色文化的深度交融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在准备过程中,党员教师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教材,剖析其中的旋律与情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郑以漩认为,音乐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活’了起来,她期待未来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作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作品,为传承红色文化贡献力量。参与演出的学生党员表示,艺术课程与党史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专业技能,也更加坚定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的使命。



粤ICP备05008891号 © 肇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55号 邮编:526061